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在春日的阳光照耀下,新疆库尔勒的民俗文化博物馆于3月23日联合库尔勒市实验中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风筝制作活动。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课外生活,更让他们感受到独特的传统文化魅力。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学生们个个兴致勃勃,仔细聆听非遗老师的讲解。老师不只是简单介绍风筝的制作技艺,还深入探讨了春分节气在中国农耕文明当中的历史意义。春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象征着气候的变化和农事的开启,蕴含着丰富的天文、民俗和养生智慧。这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活动的学生们开始尝试动手制作风筝。每位学生都用心观察老师的示范,努力模仿那些精巧的技巧。经过一番努力,一只只色彩斑斓、形状各异的风筝相继诞生,空气中弥漫着颜料的香气和孩子们兴奋的欢笑声。学生龚天昊高兴地表示:“活动中,我不仅学会了做风筝,还了解到了春分节气的许多知识,真是收获满满!”
除了制作风筝,博物馆馆长蔺雪萍还分享了有关春分的传统习俗及其在民间传说中的地位。这些内容让学生们不仅仅停留在风筝的制作上,更将注意力引向了内涵更深厚的文化传承与社会认同。
蔺馆长提到:“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学习更加丰富的节气知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未来,我们将推出更多内容丰富的活动,吸引更多的青少年走进博物馆,深入了解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动手实践,更是对传统文化深刻的体验与理解。通过这种形式,孩子们在制作风筝的同时,也将节气文化和民俗智慧牢牢铭记于心。风筝不仅在他们手中飞翔,也在他们心中播种下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
综观这次活动,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颜色斑斓的风筝,更是中华文化悠久的传承与延续。这种传承,不仅依赖于个体的热情与努力,也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支持。希望通过这样有深度、有意义的活动,能激发出更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探索热情,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未来,在库尔勒,随着越来越多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我们可以期待更多孩子走进博物馆,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培养起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正如非遗风筝在空中翱翔,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将深深扎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茁壮成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