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5月25日,安徽省濉溪縣首屆“嵇康杯”古琴演奏大賽在古琴悠揚的旋律中圓滿落幕。此次大賽不僅為古琴愛好者搭建了切磋技藝的舞台,更成為濉溪縣打造“古琴之鄉”文化品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生動實踐。
據了解,古琴作為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位列中華傳統文化“四藝”之首,十大古琴名曲中的《廣陵散》《梅花三弄》等,均與濉溪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些經典曲目在濉溪的土地上源遠流長,代代相傳。而竹林七賢之首嵇康,更是與濉溪結下了不解之緣。他的絕世琴藝,他的傲然風骨,為濉溪的文化長河注入了獨特的魅力。
“我縣以古琴為媒,既要傳承嵇康故裡的文化基因,還要創新表達方式,讓千年雅韻融入現代生活,更要通過‘以琴會友、以琴育人、以琴促產’的立體化路徑,讓古琴文化成為濉溪文旅融合的新引擎。”濉溪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李瑩在賽前致辭中表示,近年來,濉溪縣積極響應全省扎實推進繁榮興盛的文化強省建設大會精神,將古琴文化作為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抓手,全力打造“古琴之鄉”這一文化品牌。通過舉辦古琴藝術節、古琴制作培訓、古琴文化展覽等一系列活動,不斷推動古琴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大賽現場,100余名參賽選手以琴會友,他們中既有在校學生,也有基層教師和企業員工。獨奏《流水》再現伯牙子期知音佳話,合奏《廣陵散》演繹嵇康風骨,經典曲目《梅花三弄》《瀟湘水雲》等在選手指間流淌,或清微淡遠,或跌宕激昂,令觀眾沉浸於“余音繞梁,三日不絕”的意境之中。經過緊張的角逐,最終評選出一等獎2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6名,他們以精湛技藝詮釋了古琴“以音寄情、以韻抒懷”的獨特魅力。
“古琴是中華文明的‘活化石’,我們不僅要保護這項非遺技藝,更要通過現代化手段激活其生命力。”濉溪縣文化館館長、嵇康琴館館長李俊民表示,縣文化館通過持續開展古琴培訓為該縣音樂教師提升教學素養,未來,將統籌推進創作演藝精品、強化古琴教育、培育產業體系等十項舉措,全力提升古琴文化的社會影響力和群眾參與度,加快建設全省領先、全國一流的古琴文化新高地。(楊雅婷)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