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滕州,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有着7500年的历史,它是北辛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见证了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演进。春秋战国时期,滕州不仅是政治中心,更是文化繁荣之地,曾被誉为“善国”,是诸多文化名人的摇篮。如今,滕州市县级以上的非遗项目已达226项,其中包括2项国家级项目和16项省级项目,彰显了滕州独特的文化魅力。
在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古琴演奏作为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拥有3000多年的辉煌历史。古琴不仅是文化传承的媒介,更是素履悠游的艺术品。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商周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古琴音乐在各个朝代不断发展,尤其在唐代达到了艺术巅峰。虽然在清后期,因战乱和外敌入侵,古琴艺术一度衰退,但它始终在历史的长河中保持了不变的优雅与深邃。
古琴不仅在音乐上有着深厚的积淀,更在诗词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诗经》中便开篇提及琴瑟,宛如一条红线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的脊梁。孔子作为著名的琴家,赋予古琴更深的儒家内涵。而高山流水的故事则更是成为知音的文化符号。
20世纪初,古琴艺术面临着被遗忘的危机,然而近几十年,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古琴逐渐被重新关注。2003年,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标志着这一传统艺术的复兴。现今,广陵派古琴演奏在传承人赵燕的努力下,再度焕发了生机。赵燕自2006年起开始教授古琴,致力于发扬广陵派的演奏技艺,进行一对一教学,并定期举办古琴雅集,凭借其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琴曲,吸引了众多爱好者的参与。
广陵派古琴演奏以其细腻的指法与独特的吟猱技法著称,作品涵盖《平沙落雁》、《山居吟》等经典,情感丰富而意境深远。每次的雅集,都如同一场身心的洗礼,让参与者在音乐的洪流中感受心灵的震撼。2020年,《古琴演奏》正式入选滕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再次证明了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独特价值与魅力。
未来,滕州的文化将继续在传承与创新中前行。通过线上展览和多样化的推广活动,滕州的非遗项目将更加生动地呈现在世界面前,古琴文化亦将继续为后人所倾听,成为连接古今的桥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